当前位置: >>首页 >>健康讲堂

【科普宣教】世界血栓日丨防治血栓,远离“隐形致命杀手”

世界血栓日  

2021年 10 月 13 日            

“防栓”谨防“隐形杀手”


深静脉血栓,常常发生在下肢,造成下肢回流受阻,引起肿胀,疼痛的症状,由于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,常常被人们所忽视,但是一旦血栓脱落掉入肺动脉,会引起一个很可怕的并发症---急性肺栓塞,会出现胸闷、咳嗽,导致呼吸困难,最快几分钟就可以致命。


深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



深静脉血栓有三个致病因素:血流缓慢,血液粘稠,以及血管损伤。这也被称为血栓的“危险三角”。


1

血流缓慢

一些高危人群(长时间久坐、手术后长期卧床等),缺乏有效的活动,没有了肌泵的辅助,血流速度会更加缓慢,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其他有形成分就会在血管里沉积下来,聚集形成血栓,堵塞血管;就像河道里水流变缓的地方就会淤积大量的泥沙一样!

2

血液高凝状态

由于血液粘稠血流的速度变慢,造成血小板、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的聚集,引起凝血系统反应,就这样形成了血栓。其实血栓形成后并不十分牢固,有时还会因运动等原因发生脱落,随血流流向全身各部位并阻塞某一部位的血管。

3

静脉壁损伤

如果血管内壁出现了破损,凝血系统就会调集人手前去修补。不溶性纤维蛋白和血小板会在伤口处形成包围网,将经过的红细胞和一些其他物质控制在其中形成血块修补创口,让原本平滑的血管内膜变得粗糙,因为抗凝系统处于弱势,即使受损部痊愈,血块仍然会增加,当达到一定大小时就形成了血栓。


深静脉血栓有什么症状


深静脉血栓在形成初期没有明显感觉,这也是它危险所在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,最早出现、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肢体肿胀。血栓形成于大腿,整个患侧肢体肿胀明显;血栓形成于小腿,肿胀仅局限在小腿;多数患者会出现肿胀、疼痛等急性症状,有些患者在按压腿部肿胀部位或活动脚腕时会引发疼痛,持续几天或几星期或可自行缓解。


深静脉血栓的自测



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自测的方式,来初步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血栓


1

静脉血栓常常表现为一侧腿肿胀,多为左下肢,在膝盖下方10cm处用卷尺测腿围:两测相差大于3厘米一定去医院。


2

小腿后群肌之一。

深静脉血栓的治疗


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3~7天为急性期,是最好的治疗时间,可通过药物抗凝,结合溶栓或取栓而早期治愈。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,血栓将粘附在血管壁上,机化,无法彻底消除。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尽相同,在数天至一个月内发生均有可能,若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发现下肢肿痛,应迅速求医。

深静脉血栓的预防


1

动起来。最好一两个小时起来走走,也可以经常运动脚部:包括脚尖、脚趾及膝盖运动,促进血液回流。


2

不穿紧身衣:穿宽松衣裤。

3

不要长时间翘二郎腿或在腿部长时间放重物:压迫血管,导致血流速度缓慢。

4

多喝水:及时补充水分:避免血液黏稠。千万别嫌上厕所麻烦不喝水。每天摄入的水量应该在1500-2000毫升。